導言:Firstrade 台灣投資人,報稅別再摸索!
近年來,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開放與資訊透明化,越來越多台灣投資人選擇透過 Firstrade 等美國券商參與美股投資。這條通往全球資本市場的管道,不僅提供了更廣闊的投資標的,也帶來了潛在的高報酬機會。然而,當股價上漲、股息入帳的喜悅過後,一個現實問題浮現:這些來自海外的收益,在台灣究竟該如何正確申報?稅務負擔又是多少?

許多投資者對於 Firstrade 的股利扣稅機制、資本利得是否要課稅、W-8BEN 表格的作用等議題感到霧裡看花。尤其當涉及跨國稅法與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時,更容易產生誤解或延誤申報,進而埋下未來被補稅或處罰的風險。
本指南旨在為您梳理出一條清晰、實用且符合台灣稅制規範的報稅路徑。從最基本的海外所得定義開始,深入解析您在 Firstrade 所獲得的各類收益應如何計算與申報,並逐步拆解關鍵稅務文件的用途與解讀方式。無論您是剛接觸美股的新手,還是已經累積多年交易紀錄的資深投資人,這份內容都將幫助您建立完整的稅務觀念,掌握報稅要點,真正安心享受海外投資的成果。
海外所得基本概念:台灣稅務法規與申報義務
什麼是海外所得?台灣稅法的定義與範圍
在談論報稅之前,首先要釐清「海外所得」在台灣稅法中的定位。根據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》的規定,海外所得指的是非屬於中華民國來源所得,也不來自大陸地區的各項收入。換句話說,只要是從台灣以外地區取得的經濟利益,原則上都屬於這個範疇。
對於使用 Firstrade 投資美股的投資者而言,常見的海外所得類型包含:
- 股息收入:持有美國上市公司股票所獲得的現金股利,例如 Apple 或 Microsoft 每季發放的股息。
- 資本利得:透過買賣股票、ETF 等金融商品所產生的價差收益。例如以每股 100 美元買進,一年後以 130 美元賣出,中間的 30 美元價差即為資本利得。
- 利息收入:存放於 Firstrade 帳戶內的閒置資金,可能因活期利息或短期定存產生的收益。
- 其他投資收益:包括期權、期貨、結構型商品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所得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論金額高低,只要是實際取得的海外收益,原則上都應納入年度所得計算。即使單筆股息只有幾美元,理論上也屬於申報範圍。雖然後續可能因免稅額而無需繳稅,但了解自身義務仍是合規的第一步。

台灣「最低稅負制」與海外所得免稅額解析
台灣自 2006 年起實施「所得基本稅額條例」,俗稱最低稅負制,其主要目的在於防止高所得者透過各種租稅優惠或免稅項目,導致實際稅負過低。而海外所得正是此制度中的一環。
根據現行規定,每位納稅人每年享有670 萬元的海外所得免稅額。這意味著,若您全年來自海外的各項收益總和未超過此門檻,原則上不會因此產生額外稅負。但這不等同於完全免除申報責任。
真正的關鍵在於「基本所得額」的計算:
基本所得額 = 綜合所得淨額 + 海外所得(超過 670 萬部分納入)+ 保險給付 + 各種免稅所得
一旦基本所得額超過750 萬元,就必須進一步計算「基本稅額」。目前基本稅額的稅率為 20%,計算後與一般綜合所得稅比較,以較高者為實際應納稅額。
舉例來說,假設您的薪資所得為 500 萬元,海外投資收益為 600 萬元。雖未超過 670 萬免稅額,但基本所得額達 1,100 萬元,已超過 750 萬元門檻,因此仍須申報海外所得,並評估是否需補繳基本稅額。
更多詳細說明可參考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對基本稅額條例的官方解釋。

Firstrade 相關稅務文件深度解析:W-8BEN 與其他重要報表
W-8BEN 表格:美國稅務身份證明與股息預扣稅影響
對於非美國稅務居民而言,W-8BEN 是與美國國稅局(IRS)溝通身份的重要橋樑。這份文件的全名為《外籍人士非美國業務所得之受益所有人證明書及預扣稅證明書》,其核心功能在於證明您不具備美國稅務居民資格,進而申請適用雙邊稅務協定下的優惠待遇。
台灣雖未與美國簽訂全面性所得稅協定,但在實務上,填寫 W-8BEN 後,美股股息的預扣稅率可由原本的 30% 降至 10%。這對長期持有高股息股票的投資者來說,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成本節省。
當您在 Firstrade 開設帳戶時,系統通常會自動引導您完成線上 W-8BEN 的填寫。內容主要包含個人基本資料、國籍、稅務居住地等。此表格有效期為三年,屆期前 Firstrade 會發送通知提醒重新簽署,務必依時更新,避免因文件失效導致股息被高額預扣。
若未填寫或逾期未更新,美國券商將依規定以 30% 的最高稅率扣款,且這部分損失幾乎無法追回。因此,確保 W-8BEN 持續有效,是每位 Firstrade 投資人的基本功。
Firstrade 提供的主要稅務文件:1042-S、1099-DIV、1099-B 詳解
每年初,Firstrade 會針對前一年度的交易與收益,提供幾份關鍵的稅務報表,這些文件是您向台灣國稅局申報時的重要依據。建議於每年二月至三月間登入帳戶,前往「我的帳戶」→「文件」→「稅務文件」下載存檔。
- Form 1042-S(Foreign Person’s U.S. Source Income Subject to Withholding):此為台灣投資人最重要的稅務憑證。內容詳列您在該年度收到的美國來源所得(主要為股息),以及美國政府已代為扣繳的稅款。其中 Box 2 為股息總額,Box 7 為實際預扣的 10% 稅額。這份文件直接作為您計算台灣海外所得中股息部分的基準。
- Form 1099-DIV(Dividends and Distributions):此表格主要設計給美國稅務居民使用,會詳細區分普通股息、合格股息等項目。雖然 Firstrade 也可能提供給非居民參考,但因計算基礎不同,台灣投資人仍應以 1042-S 為主。
- Form 1099-B(Proceeds From Broker and Barter Exchange Transactions):這份報表記錄了您在該年度所有賣出股票或其他資產的交易明細,包含賣出價格、原始購入成本、交易日期與數量等資訊。雖然美國對非居民的資本利得不課稅,但台灣稅法要求納入海外所得申報,因此 1099-B 成為計算資本利得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建議將這些文件分年歸檔,並與個人交易紀錄交叉核對,確保數據一致性。
Firstrade 美股收益在台灣的申報實務:股息與資本利得
美股股息收入的台灣報稅處理與已扣稅款考量
當您在 Firstrade 收到股息時,美國方面已依規定預扣 10% 的稅款(前提是 W-8BEN 有效)。這筆稅款屬於美國的執行機制,並不會退還給投資人。
在台灣申報時,您應將 Form 1042-S 上所列的股息總額(Box 2)全數計入海外所得,不論是否已扣稅。例如,收到 1,000 美元股息,被扣 100 美元,仍需以 1,000 美元作為申報基礎。
至於美國已扣的 10% 稅款,能否在台灣抵扣?根據現行稅法,境外已納稅款可在一定條件下自基本稅額中扣抵。然而,由於台美之間並無租稅協定,實務上國稅局通常不承認美國預扣稅的抵免資格。這導致部分投資人面臨「雙重課稅」的壓力——既被美國扣稅,又在台灣被計入所得課徵基本稅額。
雖有少數案例嘗試主張抵免,但成功率不高。因此,投資人應預先將此成本納入投資決策考量。
美股資本利得(價差)的台灣報稅處理與計算方式
相較於股息,美國對非稅務居民出售美股所產生的資本利得,原則上不予課稅,這對投資人是一項重大優勢。但請注意,這不代表在台灣也能免稅。
台灣稅法對於海外資本利得的態度明確:只要是實際實現的收益,就屬於海外所得的一部分,需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算。因此,即使美國不課稅,您仍需依法申報。
計算方式如下:
單筆交易資本利得 = 賣出總金額 – 買入總成本 – 交易手續費
將年度內所有交易的利得與虧損加總,正數為應計入的資本利得總額,負數則可與其他年度利得抵減(目前無明文允許跨年度虧損扣抵,但單一年度內可自行試算淨額)。
資料來源以 Firstrade 提供的 Form 1099-B 為主,若資料不完整,可輔以帳戶內的交易對帳單補充。
另須特別留意的是,所有美元金額必須換算為新台幣。根據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的說明,換算匯率應依下列原則:
- 若已將美元收益匯回台灣並結匯,則以實際結售時的匯率計算。
- 若尚未匯回,則以「所得實際取得日」當年的平均匯率或當日即期匯率為準。
建議保留 Firstrade 的交易紀錄與匯率資料,作為日後查核依據。
Firstrade 出入金與匯差的稅務考量與影響
在資金往來過程中,匯率波動可能導致換匯時產生盈虧。這類「匯兌損益」是否需申報,取決於其性質與產生原因。
若單純因將新台幣換成美元存入 Firstrade,或將美元提領回台所產生的差價,屬於個人資金幣別轉換行為,並非投資活動直接產生的收益,因此不構成所得,無需申報。
但若是在計算海外所得時,因使用不同匯率導致金額變動,則已內含於所得計算之中。例如,您在 2023 年以 1:30 的匯率買進股票,2024 年以 1:32 的匯率賣出,即使美股價格不變,換算成新台幣後仍有匯兌收益,這部分已自然反映在資本利得中,不需額外列報。
簡單判斷標準:若該匯差與「投資收益實現」直接相關,則視為所得的一部分;若僅為資金調度的附帶結果,則屬非課稅範圍。
台灣海外所得申報流程:Firstrade 實戰步驟圖解
準備報稅資料:所需文件清單與 Firstrade 數據整合
報稅前的資料準備至關重要。以下是您需要齊備的項目:
- Firstrade 提供的年度稅務報表:Form 1042-S、Form 1099-B
- 完整交易對帳單(Statements):用於核對交易細節與補充 1099-B 未涵蓋之資訊
- 個人銀行出入金紀錄:證明資金流動軌跡,建議保留水單或帳戶明細
- 海外所得換算所依據的匯率證明:如銀行結匯單、外幣帳戶交易紀錄等
- 其他來源的海外所得資料:如其他券商、境外基金等
建議將所有資料整理成電子檔,並建立 Excel 試算表,欄位包含:交易日期、股票代碼、買/賣方向、數量、單價(美元)、總金額(美元)、手續費、匯率、新台幣金額、所得類型(股息/資本利得)等。透過系統化整理,不僅便於申報,也能長期追蹤投資績效與稅務成本。
國稅局網路申報系統操作指南(海外所得專區)
目前多